车田乡黄坝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毅(中)和村民。图片由作者提供
\n闲不住
\n文/李燕燕
\n一路颠簸,一路风尘,刚满30岁的王毅辗转来到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车田乡黄坝村。
\n走进这个村,是2017年的初秋。偶尔有背着柴火的老人与他擦肩而过,上下打量这个戴一副框架眼镜、四处观望的外来者。他来干什么呢?
\n那条挂于山脊的水泥路,是全村唯一的“公路”。除此之外,到处都是泥巴路,晴天尘土飞扬、雨天满地泥泞。七零八落的薄田里,种着土豆、苞谷和红薯。
\n村子里更多的困境在这位驻村第一书记面前慢慢展露:这里没有自来水,全村人用水全指着一个个饮水池,水池的水来自山岩缝隙,遇到干旱时节泉水断流,用水就成了大问题;这里电压极不稳,如果用电饭煲煮饭,早上煮,下午都熟不了。历历所见,令王毅暗暗心惊。
\n“养儿不用教,酉秀黔彭走一遭……”这是当地的童谣,透着无奈的意味,意思是不用费尽心思教孩子上进,只要带他去“酉秀黔彭”一带走一走,看一看当地贫困的生活,孩子就自然晓得努力了。酉秀黔彭的酉,就是指的酉阳。
\n破旧的校舍四面透风,孩子们大冬天还穿着单薄的衣服。清澈的眼神似一根根细针,刺得人心疼。王毅立刻向单位求援,申请到厚实的衣物和学习用品。但这只是救燃眉之急,迁建的长远想法在他头脑中渐渐成形。
\n为了寻找合适的水源修建水厂,他和驻村干部翻山下沟钻溶洞。手电微光中,手脚并用,在洞里摸索探寻。一番摸爬,竟真的找到了水源。
\n山花烂漫时,他奔忙于一个又一个院坝会。
\n“土地变成资产,资产再变成股金,最终咱们变成合作社的股东,享受土地租金、务工费和产业分红。要不这样试试?”在他反复地劝说下,老乡的思想终于拐过了弯。
\n2018年,王毅引进农业企业,种植了300亩白芨。那年,一亩白芨市场价在12万—15万元。两年后,白芨喜获丰收,价格却降至2万—3万一亩,连成本都没法收回。他不气馁,跟当地的老乡请教,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。他结合当地土壤特质及生长周期,发动村民又引种了2000亩油茶。
\n几年后,山村巨变:以油茶、李子等为主的产业发展起来了。村子里修建了7条公路,水泥路直通每家每户。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顺利推进,崭新的村小盖好了。通水通电,通信基站也建了起来……村里远在福建、湖南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归家乡了。
\n王毅总是风风火火,好像有忙不完的事。2021年5月,他调到市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出租汽车处。在这个新的“战场”,要攻克的困难同样不少。在协调会现场,传统的巡游出租汽车与新兴网约车积累已久的经营矛盾,终于摆到了桌面上,双方各不相让,各有各的立场。他与同事一起,听取意见、分析情况,搭建双方沟通协商的平台,最终化解了矛盾。
\n年底,王毅又参与组建“红岩先锋队”。我想逮个机会跟他好好聊聊,他摆摆手:“姐,下次再找机会,又有情况要协调,我得马上去……”
\n(原文刊发于《人民日报》2025年6月30日第20版)
\n佳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